與盆式橡膠支座相比,球型支座具有使用壽命長、承載力大、轉動靈活、可適應梁端大轉角和大位移等優點而得到廣泛應用,常用于大跨度斜拉橋、拱橋等。
當支座發生轉動時,轉動套與上支座板始終保持平面接觸,保證水平荷載平穩傳遞的同時,大大改善了SF—L滑板的受力狀態,延長其使用壽命。
GJZF4公路建筑板式橡膠支座產品的外觀尺寸一般可用鋼直尺或具相應精度的量具進行測量,厚度尺寸可用游標卡尺或具有相應精度的量具測量,取外側不同方向上4點的實測平均值。
顯有效地減輕結構的地震反應:從振動臺地震模擬試驗結果及已建造的隔震結構在地震中的強震記錄得知,隔震體系的上部結構加速度反應只相當于傳統結構(基礎固定)加速度反應的1/11~1/12。這種減震效果是一般傳統抗震結構所望塵莫及的,從而能非常有效地保護結構物及內部設備在強地震沖擊下免遭毀壞。
橡膠支座承壓后側面波紋狀凹凸現象產生;產生原因:一是在梁體的作用下,板式橡膠支座的受力點未在中心。該現象輕者表現在同塊板式橡膠支座上波紋狀凸凹現象不一致,重者造成板式橡膠支座單邊脫空。二是梁底預埋鋼板不平,其表面是由于焊接鋼筋引起的鋼板彎曲變形。
隔震特性:隔震裝置具有可變的水平剛度特性,在強風或微小地震時(F≤F,具有足夠的水平剛度K1,上部結構水平位移極小,不影響使用要求;在中強地震發生時,(F>F,其水平剛度K2較小,上部結構水平滑動,使“剛性”的抗震結構體系變為“柔性”的隔震結構體系,其自振周期大大延長(例如TS=2~4S),遠離上部結構的自振周期(TS=0.3~1.2S)和場地特征周期(TG=0.2~0S),從而把地面震動有救地隔開,明顯地降低上部結構的地震反應,可使上部結構的加速度反應(或地震作用)降低為傳統結構加速度反應的1/4~1/12。并且,由于隔震裝置的水平剛度遠遠小于上部結構的層間水平剛度,所以,上部結構在地震中的水平變形,從傳統抗震結構的“放大晃動型”變為隔震結構的“整體平動型’,從激烈的、由下到上不斷放大的晃動變為只作長周期的、緩慢的、整體水平平動.從有較大的層間變位變為只有很微小的層間變位,斟而上部結構在強地震中仍處于彈性狀態。這樣,既能保護結構本身.也能保護結構內部的裝飾、精密設備儀器等不遭任何損壞,確保建筑結構物和生命財產在強地震中的安全。
在硫化機上的硫化時間和溫度控制也很重要,不同的規格的橡膠支座硫化時間是不一樣的,如果達不到相應的硫化時間,那么就會形成夾生,里邊的膠沒有充分硫化,影響產品質量。
摩擦擺支座在現代建筑結構中擁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減震和縮短回復時間的作用對于建筑結構的保護、人員安全均至關重要。

(圖一)LRB支座
縱剖面、長度、定位尺寸、標高及配筋,梁和板的支座(可利用標準圖中的縱剖面圖);現澆預應力混凝土構件尚應繪出預應力筋定位圖并提出錨固及張拉要求;
GPZ盆式橡膠支座橡膠的選用,對橡膠支座產品質量影響很大,交通部行業標準中規定了3種橡膠品種:氯丁膠、天然橡膠和三元乙丙膠,應該根據建筑所在地區的使用溫度范圍決定膠料品種。
盆式橡膠支座設置防塵圍板,減少灰塵侵入.對于鑄鋼盆式橡膠支座多用于建筑在橋跨結構與墩臺之間,由于盆式支座具有構造簡單、結構高度小、安裝方便和有利于抗震等一系列優點而得到普遍的應用。
采用一次預埋到位,避免通常采用的二次灌漿法,隔震支座先裝法或者分兩次澆筑墩柱混凝土。施工簡單方便,效率高。
如可在中墩上設固定橡膠支座,此時墩上的縱、橫向荷載均由墩柱上橡膠支座來分擔;其余每個墩上都配有定向滑移橡膠支座以便分擔橫向水平荷載;橋臺的橫向剛度較大,只需在1個橋臺上設置定向橡膠支座。
這則消息傳開后,當地的房地產開發商們頗為感興,決定投資建設隔震樓盤,其中有決定用于一幢22層的高層樓。
橡膠隔震支座是在天然橡膠硫化的過程中加入了碳黑等添加劑,橡膠隔震支座的形狀及構造與天然橡膠支座相同,橡膠隔振支座自身可以吸收能量。由于橡膠隔震支座與耗散功能集成在一起,橡膠隔震支座可以節省使用空間,施工上也比較方便。
在硫化機上的硫化時間和溫度控制也很重要,不同的規格的橡膠支座硫化時間是不一樣的,如果達不到相應的硫化時間,那么就會形成夾生,里邊的膠沒有充分硫化,影響產品質量。

(圖二)建筑隔震支座LRB1200
二、板式橡膠支座承壓后側面波紋狀凹凸現象()由于板式橡膠支座是由多層橡膠與多層鋼板交替平行疊置并通過硫化工藝相互粘連制成,橡膠層的厚度和鋼板的厚度由板式橡膠支座的規格及形狀系數確定,板式橡膠支座的單層橡膠厚度大致分為:5㎜、8㎜、11㎜、15㎜、18㎜,板式橡膠支座的單層鋼板厚度大致分為:2㎜、3㎜、4㎜、5㎜。
此后,建筑隔震技術相繼寫入各國抗震規范,應用數量大幅增加,其中80%以上采用疊層隔震橡膠支座。此時支座的豎向總變形將為各層薄橡膠片變形的總和。此外,板式橡膠支座安裝時要保持位置準確,橡膠支座的中心要對準梁體軸線,防止偏心過大而損壞支座。此外,日本在制震方面還有一些新的研究成果。此外,橡膠支座能方便地適應任意方向的變形,故對于寬橋、曲線橋和斜橋均具有較好的適應性。此外,于橋墩不能橫向彎曲,所以需要一排固定橡膠支座來保證當發生很小的橫向位移時不產生應力。此外,在支座鋼盆上緣口上設置的橡膠阻尼圈受地震力水平力等荷載作用后產生擠壓變形,使地震能量得以釋放。此外還有堿骨料反應、鋼筋銹蝕等引起的裂縫。此外為防止加勁鋼板的銹蝕,在板式像膠支座的上、下面及四周均應有橡膠保護層。此外支座應便于安裝、蕎護和維修,并在必要時進行更換。
必須確保GPZ盆式橡膠支座的上、下各部件縱橫向必須對中,或由于安裝時溫度與設計溫度不同,支座縱向上下各部件錯開的距離必須與計算值相等如果在連續建筑實行體系轉換時,必須在橡膠支座和水泥漿塊之間采取隔熱措施,以免損壞填充四氟乙烯板和橡膠塊。
地震隔離系統的周期不符合設計規范要求。對于1080KNM的屈服后剛度以及14200KN的重力荷載,該隔震建筑的周期應為27S,為了不使隔震系統有過大的位移,在1999年的AASHTO規范中將這個周期限制為大6S。但該橋也不符合這一規范要求。
四氟乙烯滑板式橡膠支座(GJZF4系列、GYZF4系列)依靠四氟乙烯滑板與不銹鋼板的相對滑動來適應梁體的位移,位移量大。
板式建筑支座的選用及安裝首先,對于建筑標準跨徑小于10m的簡支板、梁橋,我們大多直接采用油毛氈墊層,高等級公路建筑有的也使用橡膠平板支座。
橡膠支座剪切角α正切值,當不計制動力時,TANα不大于0.5,當計入制動力時,TANα不大于0.7.3.3橡膠支座的計算和驗算均應滿足JTGD62一2004的要求。
橡膠支座承壓后側面波紋狀凹凸現象產生;產生原因:一是在梁體的作用下,板式橡膠支座的受力點未在中心。該現象輕者表現在同塊板式橡膠支座上波紋狀凸凹現象不一致,重者造成板式橡膠支座單邊脫空。二是梁底預埋鋼板不平,其表面是由于焊接鋼筋引起的鋼板彎曲變形。

(圖三)抗震支座商家
作用于建筑支座的反力、位移和轉角在直角坐標系中可分別用6個力(FX、FYFZ、M1M和6個變位(VZ,VY,VX,R1,R和RZ來表/力。
我知道位移是活動支座中不銹鋼板于四氟板的滑動來實現相對位移,那么轉動呢?是在哪個支座上轉動的,朝哪個方向轉動?盆式橡膠支座有固定支座、雙向活動支座、多向活動支座這三種,具體使用哪種根據設計需要來,現在很多設計院電話也來問過,什么樣的橋來使用哪種,可見他們也不專業,對于盆式橡膠支座了解也不并多,有時盆式橡膠支座出錯問題就是因為選用不合理造成的。
簡單結構隔震體系的基本特性和減震機理簡易支座僅適于跨度10M以下的公路橋和4M以下的鐵路板橋。簡支端擬采用GYZ300×54支座,連續端擬采用GYZ300×52支座。簡支梁橋,按其靜力式應在其一端設置裝備裝置固定支座,另一端設置裝備裝置活動支座。簡支梁橋使用的橡膠支座簡介對于簡支梁橋,根據橋寬和跨度,此類結構可以有各種型式橡膠支座。簡支梁橋一端沒固定支座,另一端設活動支座。建立隔震與非隔震結構的計算模型,然后輸入三條地震波(兩條天然波和一條人工波)進行分析。建設單位提出的與結構有關的符合有關標準、法規的書面要求;建議偏多思路,短線操作,支撐有22800上移至23500一線。
地震強度:地震強度越大,摩擦擺支座的最大水平滑動位移通常也會增加。
壓剪承載力與水平位移。壓剪承載力是指橡膠支座在發生某一規定的水平變形下的豎向承載力。在豎向壓應力為10~15MPA情況下,一般要求當支座的極限水平剪切變形達到350%時,橡膠支座也不會出現壓剪破壞。
怎么樣正確選擇網架的橡膠支座?隨著經濟的發展,大型網架結構的建設,尤其是網殼結構的大型化和復雜化,使得結構對抗風穩定、溫度引起的桿件收縮和地震時減隔振性能等要求比較苛刻,在設計上一般選擇釋放結構節點的內應力,或是設計結構節點的剛度來解決上述問題。
但從分析中可知,當摩擦系數大于0.03時,在低烈度水平地震作用下,存在滑板支座部分發生滑動的情況;對于相鄰橋墩水平剛度變化較大且滑板支座放置于剛度較小的墩頂時更是如此,顯然公式不再適合。
預應力是預加應力的簡稱,橡膠支座這一名詞的出現雖為時不長.只有幾十年的歷史,然而人們對預加應力原理的應用卻由來已久,在日常生活中稍加注意不難找到一些熟悉的例子。
24小時咨詢熱線:
13323182312
QQ在線咨詢:
839308866
微信號:
13323182312